不过王梦松认为未来两到三年之内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,随着光伏制造设备国产化的推进,包括银浆、靶材等原材料成本有望快速下降。
譬如电池片环节,由于电池片是光伏行业里技术变化最快的环节,一些电池环节的新玩家,明显地把握住了PERC电池逐步向PERC+、异质结拓展升级的契机。激增的扩产投资引起了不少人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,新进的巨头们为什么还要如此疯狂涌入?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光伏技术迭代较快,且又属于重资产行业,譬如组件每两年左右就会产生迭代,而光伏企业生产设备折旧一般以10年计,因此大量的企业,一旦遇到尺寸变化或技术路线变化,历史投资将成为负担。

资料显示,利用单铸硅片制造的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超24%。宝峰时尚就是如此,这家以鞋业为主的服饰企业于2020年开始进军光伏,公司异质结技术来自于钧石能源。2019年山煤国际萌生布局异质结意愿,并为此进行了深入考察;2020年再次出击,以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开展10GW异质结产业化一期3GW项目。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,2020年以来,共有23家各行各业的公司跨界进入光伏,投入资金总额近千亿元光伏企业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。
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了企业扎堆儿扩产的原因:大尺寸组件在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,企业只有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才能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。目前,一些电池企业维持在盈亏线上,甚至是亏损生产。在多晶硅、硅片等上游,通威股份、中环股份、新特能源等也在大涨个股中。
这一重大利好也同样刺激国内光伏产业的利润水平提高、对下游电站需求的大幅释放也带来极大推动。此次上涨的光伏股都是行业内的细分产业领军企业,比如组件类包括:天合光能、晶澳科技、隆基股份、东方日升等。龙头股和成长股显现了良好的涨幅走势。逆变器方向上,锦浪科技、上能电气、阳光电源及固德威等全部暴涨。
昨日能源一号着重报道了国家能源局的新闻发布会,加上光伏玻璃价格大幅下降,都与此次大涨有关。昨天全天,数百只光伏概念股中,不少个股出现了大涨行情,其中锦浪科技、固德威、中信博、阳光电源、隆基股份、新特能源、上能电气、通威股份、东方日升全线暴涨。

在此之前,能源一号就率先报道过光伏玻璃降价的重大消息3月30日,商天合光能发布了回归A股后首份年报,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94.18亿元,同比增长26.14%;实现归母净利润12.29亿元,同比增长91.90%;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.12亿元,同比增长81.97%;EPS为0.64元/股,同比增长77.78%;ROE为8.94%,同比增长3.41pcts。国内外 光伏系统业务电站稳步推进,项目指标和利润大幅增长,分布式智慧能源业务线上线下销售结合, 借力全新金融模式,超预期达成业绩目标;储能业务持续自主研发,构建核心能力;能源物联网 等新业务持续前瞻性布局以打造能源服务综合竞争力。报告期内,公司合计组件出货量为15.915GW,引领行业推出 210mm 尺寸超高功率 至尊组件产品系列,并牵头发起囊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机构的600W+产品创新开放生态联 盟,与全行业协同迈向 210 高效组件新时代。
跟踪支架出货量超2GW,实现了快速增长。其中,2020Q4实现营收94.91亿元,同比增长45.4%,环比增长28.6%;实现归母净利润3.98亿元,同比增长52.5%,环比增长17.4%其中,2020Q4实现营收94.91亿元,同比增长45.4%,环比增长28.6%;实现归母净利润3.98亿元,同比增长52.5%,环比增长17.4%。3月30日,商天合光能发布了回归A股后首份年报,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94.18亿元,同比增长26.14%;实现归母净利润12.29亿元,同比增长91.90%;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.12亿元,同比增长81.97%;EPS为0.64元/股,同比增长77.78%;ROE为8.94%,同比增长3.41pcts。
报告期内,公司合计组件出货量为15.915GW,引领行业推出 210mm 尺寸超高功率 至尊组件产品系列,并牵头发起囊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机构的600W+产品创新开放生态联 盟,与全行业协同迈向 210 高效组件新时代。跟踪支架出货量超2GW,实现了快速增长。

国内外 光伏系统业务电站稳步推进,项目指标和利润大幅增长,分布式智慧能源业务线上线下销售结合, 借力全新金融模式,超预期达成业绩目标;储能业务持续自主研发,构建核心能力;能源物联网 等新业务持续前瞻性布局以打造能源服务综合竞争力除了国、央企之外,各省政府也在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的考核之下,逐步加大了对于新能源项目的管理力度。
但无论如何,光伏电站开发资源的竞争已然成为一片红海,但在这背后,土地、电网、产业链价格等仍是当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。广东省高达0.453元/度的脱硫煤标杆电价使其在光伏平价后具备极强的收益竞争力,就此催生了多家强势的地方光伏投资商,这些地方国有企业不仅在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还积极开拓省外市场资源,其中广东能源集团、广州发展便是最为典型的代表。据光伏們了解,某央企控股的地方新能源开发二级公司,已经将业务范围延伸至其他省份,并成立了相应的省级分公司,以占据有利的开发资源。近期各省政策频出,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一点。以此次备案统计中的大唐为例,光伏們注意到,在大唐备案的360MW项目中出现了5家不同的项目投资建设单位,包括二级公司、省分公司等,投资主体公司经营业务涉及光伏发电、光热发电、储能项目开发、火电等多个方面。广东省于近日启动组织申报2021年光伏发电项目,根据文件要求,项目申报范围为2021年在建和具备建设条件新开工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,包括但不限于之前已列入国家竞价、平价清单的光伏项目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一个没有竞价项目的省份,广东省于2020年完成了超过22GW的项目备案(详情点击《光伏平价热土广东省:大唐、广东能源、华润、阳光电源领衔,32GW项目备案一览》查看),这意味着扣除第一批、第二批平价及竞价转平价项目规模外,广东目前仍保持着超30GW的光伏项目储备规模,竞争激烈程度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。据光伏們从公开信息跟踪到,截止目前广东于3月新增共计72个、规模超13GW的地面电站项目备案,加上1-2月备案的10GW规模,广东省已完成共计超23GW备案,俨然已经成为光伏电站投资的红海。
其中,新开工项目则需提供项目建设方案、县级以上政府签订的开发协议、县级以上国土部门出具的用地支持意见、与土地业主方签订的用地协议或租赁合同、电网出具的接入意见或批复以及项目投资主体出具的《并网时间承诺书》。除此之外,地方国企也是近两年光伏电站投资的主力军之一。
据光伏們从公开信息跟踪到,2020年大唐已在安徽、广东、广西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等省份备案逾7GW规模。央、国企在光伏电站投资商梯队占比日益攀升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趋势。
飙涨的项目备案规模背后反应出目前光伏电站项目开发的疯狂,这与供应链价格高居不下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实际上,投资商纷纷加大投建电站力度扎堆平价热土,也正是当下光伏市场厮杀角逐的缩影。上述统计项目来源于项目审批监管平台,因项目名单众多,难免有疏漏,仅供读者参考。随着地面电站资源竞争日趋激烈,央企甚至全员总动员开发风、光伏电站,除了此前原有的新能源开发平台,各央企的二级子公司、省级分公司乃至其他业务板块的平台,均承担了一定的项目开发责任目标。
面对土地资源日趋紧缺以及电网消纳困难,这些央企二级公司、省公司或将肩负更沉重的压力,甚至同一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之间也将展开资源争夺战。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,大唐集团旗下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、43家区域公司和专业公司,此前作为新能源项目开发的主力平台包括大唐新能源、大唐国际等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企业备案仅是项目开发的第一步,从开发到形成并网支撑往往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,也就是说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2021年的储备项目。备注:表中仅列出总备案容量超过300MW的业主名单,因项目名单众多,难免有疏漏,上述表格不做排名依据,仅供参考(备案项目统计截至2021.3.24)在光伏們统计的3月备案的124个项目中,中广核一口气备案了4.67GW的渔光/农光复合项目,位列所统计备案容量第一。
2021年开年,光伏电站投资热度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态势,来自各大集团目标的定调,催生了这股投资热潮的回归。2021年广东省备案统计如下: 备注:备案项目统计截止至2021年3月24日。
从此次备案汇总情况来看,中广核、华润、华电、中能建、国家电投等为代表的央企团队还有广州恒运集团、广东能源集团、广州发展组成的地方国企梯队以及阳光电源、特变等民营企业组成了广东省的开发主力近期各省政策频出,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一点。广东省高达0.453元/度的脱硫煤标杆电价使其在光伏平价后具备极强的收益竞争力,就此催生了多家强势的地方光伏投资商,这些地方国有企业不仅在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还积极开拓省外市场资源,其中广东能源集团、广州发展便是最为典型的代表。飙涨的项目备案规模背后反应出目前光伏电站项目开发的疯狂,这与供应链价格高居不下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一个没有竞价项目的省份,广东省于2020年完成了超过22GW的项目备案(详情点击《光伏平价热土广东省:大唐、广东能源、华润、阳光电源领衔,32GW项目备案一览》查看),这意味着扣除第一批、第二批平价及竞价转平价项目规模外,广东目前仍保持着超30GW的光伏项目储备规模,竞争激烈程度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。除此之外,地方国企也是近两年光伏电站投资的主力军之一。
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,大唐集团旗下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、43家区域公司和专业公司,此前作为新能源项目开发的主力平台包括大唐新能源、大唐国际等。央、国企在光伏电站投资商梯队占比日益攀升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趋势。
据光伏們从公开信息跟踪到,截止目前广东于3月新增共计72个、规模超13GW的地面电站项目备案,加上1-2月备案的10GW规模,广东省已完成共计超23GW备案,俨然已经成为光伏电站投资的红海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企业备案仅是项目开发的第一步,从开发到形成并网支撑往往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,也就是说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2021年的储备项目。